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沙洋县十里铺中学 陈世斌 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一、教材分析 1 、本课地位 2 、教学目标 3 、教学重难点 一、教材分析 1 、本课地位 一、教材分析 1 、本课地位 2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维护国家尊严,为国分忧是每个公民 的责任,社会需要互助,需要关爱。 ※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关爱社会的实践能力,自主反思责任、 自觉承担责任的能力。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树立在 承担责任中成长,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人生追求。 一、教材分析 1 、本课地位 2 、教学目标 3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维护国家尊严,为国分忧,勇挑重担,自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自觉性。 依据:①自我中心意识过重,社会责任意识弱化。②公德纪律意识淡化,角色责任意识弱化。③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错位。 二、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与老师点拨引导相结合的策略 依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 者,教师要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具体做法:通过活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师生谈话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感悟,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2 .新课教学 3. 总结深化 四.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36 岁的丛飞,作为一名职业歌手,丛飞以唱歌为生,但他又是一名五星级义工, 10 年来他为社会进行公益演出 400 多场义演,捐赠钱物 300 万元,资助边远地区贫困孩子和孤儿达 178 个,家财散尽,还欠了十几万外债。义工服务时间达到 3600 多小时。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的商演频繁,本可以过上富裕生活,但他 10 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 300 多万元,资助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 150 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丛飞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丛飞现象”更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05 年 4 月,丛飞患胃癌住院, 2006 年 4 月20 日 20 时 40 分病逝,终年仅 37 岁。丛飞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丛飞为什么会感动中国? 四.教学过程2 .新课教学 流程 教师要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传授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体会教学中的道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讲 ()讲(事例案例)谈(体会认识)读(要求)形成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