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业发展计划 今后五年民政事业发展着力于推进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社会救助系统、社会服务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和民政信息化管理系统五个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1、发展适合市情的社会救助系统,全面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1)实施立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今后五年城市低保对象人数将控制在 16.8 万人左右,占全市非农业人口的19.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度提高标准。由*年的 130 元提高到 160 元,*年提高到月人均补差 115 元,达到年人均补差1380 元。农村特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年年人均补差达到 400 元。规范救助程序,完善救助办法,推进社会救助制度科学化、法制化、社会化。 (2)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五保户生活保障到位。进一步完善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的农村五保供养模式。加大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涵盖农村养老、孤残儿童救助、社区服务、低保服务等综合性社会福利救助机构的作用。实现乡镇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 (3)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根据社会需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继续推进城市困难群众住院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合作医疗,五年内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人看病难问题。突出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长效机制的建设。对患有癌症、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并发症、脑出血及脑血栓后遗症、肝病、精神病、股骨头坏死、类风湿疾病的困难群众,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切实搞好社会救助,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发生一例,救助一例。对白血病、肺结核患者要建立由财政提供资金保障,卫生提供医治保障,民政提供生活保障的救助制度。 (4)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在“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下,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健全救助管第 1 页 共 6 页理工作规范。 (5)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捐助制度。深入开展“慈善救助双日捐”行动,推出“圆梦大学”、“微笑列车”等更多的慈善品牌项目、募集更多的善款帮难解困。争取到 2012 年县(市)街道和社区普遍建立社会捐助接收站(点),2012 年全市社会捐助接收站(点)要达到 120 个,形成多层次的慈善事业组织和服务网络。 (6)推进福利彩票销售。到 2012 年全市福利彩票销售总量达到 4.5 亿元。*年全市计划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