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著 导 读【助读资料】 1.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1) 作者访谈 傅雷 (1908—1966) ,翻译家、美术评论家。傅雷翻译的作品主要有《艺术哲学》《欧也妮 · 葛朗台》《约翰 · 克利斯朵夫》等。傅雷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家书》。 (2) 内容概述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 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比如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他在信中都多次谈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同时,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 作者访谈 尼古拉 · 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 11 岁开始劳动生涯, 15 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 1920 年因伤重转业,投入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之中,先后负责过团与党的下、中层领导工作,“”是苏维埃 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伤病复发导致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他又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935——年获得苏联最高荣誉列宁勋章; 1936 年逝世。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2) 内容概述 主人公保尔 · 柯察金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死得早,母亲则在富人家当厨娘,哥哥阿尔焦姆是个铁路工人。在被迫退学后,他当过车站食堂的小伙夫,做过发电厂的工人,之后认识了冬尼娅。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苦难的生活练就了保尔不屈不挠的性格。保尔通过哥哥认识了朱赫来。后来,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成为了著名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在一次激战中,他头部受重伤转到地方工作。 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铁路建筑。由于成绩突出,保尔被任命为某铁路工厂的团委书记,后来,保尔因伤寒再次回乡住进了医院。 在家乡养病期间,保尔到烈士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万千,发出了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