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1. 作者竺可桢简介2. 春夏秋冬四季风光3. 重点字词4. 课文感知5. 语言揣摩6. 牛刀小试7. 古诗中的物候知识8. 二十四节气视频介绍 目录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主编 了 《 中 国 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作者简介 春夏秋冬 百花盛开草长莺飞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 辨别字形,读准字音。衰草连天( ) / 蓑衣 ( ) 连翘 ( ) / 阻挠 ( ) 纬度 ( ) / 忌讳 ( )销声匿迹 ( ) / 悄然无声( ) 候鸟 ( ) / 诸侯 ( ) 难测 ( ) / 侧面 ( )重点字词 1. 辨别字形,读准字音。衰草连天(shuāi) / 蓑衣 (suō) 连翘 (qiáo) / 阻挠 (náo) 纬度 (wěi) / 忌讳 (huì)销声匿迹 (xiāo) / 悄然无声(qiǎo) 候鸟 (hòu) / 诸侯 (hóu) 难测 (cè) / 侧面 (cè)重点字词 2. 掌握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重点字词 2. 掌握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销声匿迹:原指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衰草连天:遍地是衰草。风雪载途:风雪满路。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重点字词 课文感知1.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 决定物侯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 研究物侯学有什么意义? 语言揣摩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如果将上面这段话替换课文的开头,你觉得怎么样?这段话与原文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语言揣摩1.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2. 北京的物候记录, 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梅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 1960 年迟 10 天左右,比 1965 年迟五六天。3.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通过以上三个句子,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 牛刀小试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 8000 多只虫。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