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 踏著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麽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芳香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我已厌倦飘泊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啊 ...... pause 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 、体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或哲理。诵读要求2 、把握感情基调。 1 、把握节奏、语速及重音。 李商隐 比一比,看谁读得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1 、读文题2 、读作者3 、读懂文意4 、品味情感友情提示: 诗题中的“寄北”,有的选本作“寄内”。内即内人,妻子。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释很合适,解为寄给住在北方的友人也可以。李商隐曾宦游梓州(今四川三台一带),其妻王氏留在长安。这首诗大约是其收到妻子的来信后所作。读文题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十九岁以文才得到牛党令狐楚的赏识,被引为幕府巡官,二十四岁中进士。次年,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牛党的人因此骂他“背恩”。此后牛党执政,他一直遭到排挤,在各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愁字,但那种缠绵婉转的情调,却能深深地触动读者的心弦,你知道为什么吗? “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染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