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观刈麦白居易白居易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做官正直,深受好评。乐天,做官正直,深受好评。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寺,因此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寺,因此号香山居士。作品集有《新号香山居士。作品集有《新乐府》乐府》 5050 首和《秦中吟》首和《秦中吟》 1010首,都很有名。诗中大胆地首,都很有名。诗中大胆地批评时政,表现人民的疾苦。批评时政,表现人民的疾苦。生前将众多诗文自编为《白生前将众多诗文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其诗语言通俗,氏长庆集》。其诗语言通俗,相传八旬老妪都能听懂。相传八旬老妪都能听懂。 注音:刈 荷 箪 饷灼 秉 敝 晏yìhèdānxiǎngzhuóbǐngbìyàn····· 读诗明示:读诗明示: 作者在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诗中描写了哪些人些人 ,, 他们分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别在干什么 ??(( 根据人物活根据人物活动分层动分层 )) 读诗明鉴:读诗明鉴: 11 、这首诗重点描写了哪两幅、这首诗重点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哪一幅画面更倾注了诗人情画面?哪一幅画面更倾注了诗人情感?感? 22 、这首诗采用了哪些描写方、这首诗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例说明。法?请举例说明。 33 、从“力尽不知热,但惜夏、从“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日长”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两幅画面两幅画面画面一:烈日割麦画面二:抱子拾穗 描写方法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语言描写: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心理描写:力尽不知热,背灼炎天光。 矛盾心理: 为了早日将粮食抢收进仓,劳动人民不顾炎阳灼晒,不顾自己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 其中“惜”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更令人心酸不已。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作者将农民与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惭愧,谴责自己;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片段练写: 展开想象,描述一段割麦者或拾麦者的场景(注意使用描写方法)。 总结: 在这首叙事诗中,诗人以自己的亲眼所见,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利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