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体验】 试一试,听一听活动 1 :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塑料尺,如图甲拨动长 20cm 的学生尺,如图乙拨动长 1m 的塑料尺。活动 2 :如图所示,取一个圆柱形食品罐,一端开一个圆孔,另一端将底面去掉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在桌子上点燃蜡烛,烛焰不再摇晃时,将圆筒的开口对着蜡烛,手敲击橡皮膜。(1) 活动 1 中,拨动长 20cm 的塑料尺,尺振动频率大约 Hz , ( 选填“能”或“不能” ) 听到声音,拨动长 1m 的塑料尺,尺振动频率大约 Hz , ( 选填“能”或“ 不能” ) 听到声音。(2) 手敲击橡皮膜时,蜡烛的火焰会 。提示: (1)30 能 2 ~ 5 不能 (2) 摇动1. 什么是超声 ? 什么是次声 ?2. 超声有哪些应用 ? 次声有哪些危害 ?探究 1 超声与噪声“”结合 体验 ,思考以下问题:1. 正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所有频率范围的声音吗 ?提示:人耳只能听到频率在 20 ~ 20000Hz 之间的声音,不在此频率范围内的声音人耳听不到。参考答案:不能2. 超声和次声的频率范围是怎么划分的 ?参考答案:高于 20 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 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3. 在活动 1 中,拨动塑料尺,能听到短的塑料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而不能听到长的塑料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长的塑料尺振动频率低于 Hz ,人耳听不到。人耳听到声音应具备哪些条件 ?提示:由活动 1 可知短塑料尺的振动较快,频率在 20 ~20000Hz之间,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听到;长的塑料尺振动较慢,频率大约 2 ~ 5Hz ,低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人耳听不到;从声音传播和人耳本身的特点来回答。参考答案: 20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1) 有发声的物体即声源; (2) 传声的介质; (3) 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在 20 ~20000Hz之间; (4) 必须有一定的响度; (5) 人耳听觉系统完好。探究 2 超声1. 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了什么仪器 ? 有什么应用 ?参考答案: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制成了声呐,用来探测海底的深度、海中暗礁、鱼群、潜艇的位置等。2. 超声的特点有哪些 ? 具体应用有哪些 ?提示:超声的特点:①方向性好,传播距离远,②有很强的穿透能力,③有很强的破碎能力;具体应用:①声呐,②超声诊断仪、超声金属探伤仪,③水油混合、破坏细菌结构。参考答案:方向性好、穿透及破碎能力强 声呐、超声诊断仪、超声金属探伤仪、水油混合、破坏细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