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二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 2 掌握一些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 理解文章所讲的道理及现实意义。 难点: 1 体会文章作者的主张和思想感情。 2 了解作品的语言特色。 关于庄子 名周 , 宋国人。一生过着隐居生活。是一个富有才华且很有个性的人。 是老子学说的继承人,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后世称“老庄”。 和孟子成为先秦思想文化界的两位奇人。 关于《庄子》内容:书中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悲观厌世的虚无思想特点:想象奇特,汪洋恣肆,善用寓言作喻。 词语识记 时:常常,时常。 德:恩,恩情。 七窍:人的耳目口鼻共 有七孔,故称七窍。 已:停止,这里指训练 完毕。 方:正。 恃:凭着,依靠。 犹:仍然。 应:作出反应。响:声响,这里指鸡的 啼叫。影:影子,指别的鸡走 近来。疾视:怒目而视。无变:没有反应了。德:指精神。异:别的。应:应战。反走:转身逃跑。 句子翻译 《浑沌之死》 倏与忽时相与于浑沌之地 ( 倒装句 ) 。 《 呆若木鸡》 方虚骄而恃气。 犹疾视而盛气。 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写作特点 善用寓言阐明一定道理。两则短文均是寓言,都有一定寓意。第一则可理解为不按照规律办事,会好心办坏事;也可理解为做事不考虑后果,结果弄巧成拙。第二则可理解为要把骄傲浮躁收敛起来,把力量气势凝聚于内,才能修养到家。 语言精炼,意境开阔。两则寓言总共不到 200 字,却写得意境深邃,简洁之至,寥寥数语,把倏、忽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刻画了出来;把斗鸡由骄盛到似木鸡表现了出来。 成语积累 游刃有余 失之交臂 支离破碎 沉鱼落雁 朝三暮四 以貌取人 东施效颦 标新立异 无中生有 越俎代庖 扶摇直上 唇亡齿寒 旁门左道 踌躇满志 捉襟见肘 名言警句1.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