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学案例《酸的和甜的》教学案例背景:刚拿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时,让我激动又忧虑。激动,是因为每篇课文都是那么美,那么生动;忧虑,是因为每篇课文都没有注音,只是课后生字出现一次拼音,担心孩子们对识字掌握不好,连课文都读不出来。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更多的是感动,感动着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和喜悦。原来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此之大,我和孩子们深深地被吸引了。《酸的和甜的》是我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语文”中的一节,因为我们的真诚交流、合作学习,打动了在场的很多听课老师,同时也深深感动了我自己。情境描述:片段一:我们是朋友,可以聊聊天……师:小朋友在生活中吃过哪些东西,味道是酸酸的?生 1:橘子酸酸的,没成熟的橘子很酸很酸。(让学生说完整)师:吃上去感觉怎么样?生 1:酸得都流口水了。生 2:柠檬很酸很酸。酸得都不敢吃了。师:说得真好。那吃过哪些东西是甜甜的呢?甜得有怎么样?生 3:我吃过糖果是甜甜的。感觉很甜蜜,很舒服。生 4:我吃过西瓜很甜,让人越吃越想吃。师:小朋友说得让老师都垂涎欲滴了,有酸的又有甜的,味道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很有意思,就叫《酸的和甜的》。[随笔: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中都处处洋溢着语文的气息。儿童对生活的体验并不是空白的,和孩子一同分享生活体验,是一种幸福。]片段二:我们是学习伙伴,你帮我,我帮你……师:这么有意思的故事,你愿意自己读读吗?生:愿意。(很兴奋地)师:我也愿意。我们书上 74 页就有这个故事,请打开书本自己读读吧。检查学生读书姿势是否正确。师:你瞧,这个故事每段话都有一幅图,像这样图文结合的课文我们应该怎样读呢?生 1:要读正确,流利。生 2:不落字,不多字。碰到读不准的字,我们可以请拼音帮忙,多读几遍。师:这些都是好方法。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方法,像这样每段都有图配合的课文,我们还可以看图去猜读,假如你遇到不认识的词或不会读的句子,看看图可能就会猜读出来。带上这些好办法,自己赶快到课文中读读吧。学生自由读课文,有的读上了两次。(老师、同学互帮互学,读书状态非常好)[随笔:新课程提倡个性阅读,但我觉得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还是需要让他们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倾听的习惯、正确读书的习惯、学会欣赏同学发言的习惯,等等。唯有如此,我们之间的学习才能有节有度,课堂才能焕发出真正的生命活力。]片段三:摘葡萄学词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