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 劫难中的抗争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 割占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 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的侵略史实。中国北方领土的侵略史实。 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解析:上述内容都属于课程标冷中识记层次的要求。主要应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时间,能结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等史实,分析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间、采取的措施及历史意义。【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及经过。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及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的基本史实。培养史图结合学习历史的能力。 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培养阅读历史材料和表述历史事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情境创设法。对比展示圆明园被焚毁前后的照片、阅读有关文字资料等,了解英法联军的罪恶暴行,产生心灵的震撼,思考:火烧圆明园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以及“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提高识图、释图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方式学习历史的方法。 在教师提示下,通过阅读教材,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等史实的学习,牢记民族耻辱,以史为鉴,发奋图强。 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认识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优良传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共有四个子目,从时间看,讲述的是从 19 世纪 50 年代到 19 世纪 80 年代共 30 年的历史。从内容看,包括两条主要线索:一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的侵略史实加以说明,亦即本课标题中所言,中国仍处“劫难中”。二是中国人民的抗争。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两个事例,说明了处于弱势的中国人民顽强抗争的史实。所以,本课内容与第一单元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一致的。 本课重点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收复新疆。 本课难点 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