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习主题 第 7 课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第二学习主题 第 3 课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浮雕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雷霆万钧之力,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埋葬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中国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学习本课,你将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上下求索救国之路的艰辛历程,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伟大历史作用。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封建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二学习主题 第 3 课 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 1 、兴中会成立:( 1 )时间: 1894 年。( 2 )地点:夏威夷。( 3 )性质:第 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4 )目标:以暴力推翻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 、同盟会成立:( 1 )时间: 1905 年。( 2 )地点:日本 。( 3 )政治纲领:“驱除 ,恢复中 ,创立 国,平均 权。”( 4 )性质:第一个 性的 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 )机关刊物:《 报》( 6 )历史意义:把资产阶级 革命推进到新阶段。( 7 )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民 ”、“民 ”、“民 ”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第二学习主题 第 3 课 辛亥革命•二、武昌起义•1 、准备:组织团体: 和 起义主力: 2 、时间: 年 月 日。 3 、成果: 1. 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控制。 2. 各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4 、中华民国的成立: 1. 时间: 年元旦。 2. 首都: 。 3. 临时大总统: 。 4.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5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之间的换算:民国年数=公元年数— 1911•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性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革命。( 2 )进步性: 1. 它推翻了 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 制度。 2. 建立了 阶级共和国,颁布了《 约法》,使 的观念深入人心。 3. 同时也促进了 的发展。( 3 )局限性: 1. 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 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 的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第二学习主题 第 3 课 辛亥革命1 、辛亥革命的背景①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 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革命奠定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