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与抽象画王玲我的儿子比较邋遢,让我很是烦恼。那天,忽然发现他的床头令我作呕:洁白的墙壁上黄兮兮的鼻涕印记斑斑点点。当我怒火万丈地质问,他嘻嘻一笑道:“那是我的抽象画。”我顿时大笑起来,为他的幽默,为他的想象力。事后除了再次说教要他讲卫生,我还反思了孩子的想象力。如果我劈头盖脸地再讽刺儿子“什么抽象画!纯粹是一滩烂鼻涕!弄脏了墙壁还找借口!”,结果会怎样?也许,儿子是在为自己乱抹鼻涕找借口,但他冲口而出的“抽象画”说明他肯定于每晚抹鼻涕时自我欣赏了,这种自发的审美意识来自孩子稚嫩的心灵,需要我们成人的保护,家长更是责无旁贷。记得七年级语文课文有篇《童趣》,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象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情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他真的看见了这样的图景。假如年幼的作者被家长一番训斥,何来这“物外之趣”?所以,家长要顺其自然,不要以“培养好的习惯”等种种堂而皇之的理由破坏孩子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我曾经为“黄金一样的屎巴巴”给儿子道歉。他用了一晚上的时间从粘胶带上刮下一小团黄兮兮的东西,我随口问他干什么,他说做蹦蹦球。第二天我打扫卫生时忘了,把他的宝贝扔了,他放学回来气哭了,到垃圾堆里翻检了许久也未找到。我说“屎巴巴一样,放在沙发上,污染环境。”他哭得更厉害了。他爸爸理解他,对我说“他有自己的想法,当家长的也许理解不了,但必须给予孩子尊重。”我一想也是,儿子忙了一晚上,我一抬手扔了,也许做蹦蹦球是他异想天开的什么创举,在我看来是屎巴巴,在儿子眼里却是黄金。于是向儿子道歉,帮他又刮一晚上,他团成一个小球,用一杯清水泡上,谁知道他要干啥,我相信儿子也会有《童趣》里的“物外之趣”的。儿子上六年级了,他的想象力确实被某些东西束缚了。你问他“雪化了是什么”,他准会说“水”;看见“红领巾火一样燃烧在我们胸前”的句子,他会说“这个比喻不好,那不把我们的心烧坏了”;吃点好吃的,他会问“含了多少卡路里,能让我长几克肉”;说他这段时间像雨后春笋,他问“我有多高”。想当初,儿子三岁的时候,我讲《丑小鸭》,他听着听着就哭了,小小的他能根据我的描述再造想象!五六岁的时候,我和他看蚂蚁,他忽然说:“妈妈,如果我是巨人,从天上看你,就像我现在看蚂蚁。”这话不仅富有想象力,更蕴含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