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加强节能工作的重点任务(一)积极促进结构布局优化。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目标:构建与首都功能定位相吻合、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节能型高端产业格局。主要内容:1)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等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旅游会展、现代物流、商贸等潜力产业,贯彻《国务院关于对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等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好各项鼓励政策,推进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2)加快发展软件、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建设京东方显示产业园等相关重大项目,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组织单位:中关村管委会、市工业促进局、市发展改革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科委)3)积极推进汽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整合资源,加快北京第一机床厂重型机床制造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利用、燕化1000万吨炼油改造的项目建设,加强系统技术集成,提高现代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组织单位:市工业促进局、市发展改革委)4)重点抓好首钢总公司、北京焦化厂、北京有机化工厂、北京化工二厂的搬迁调整工作,以及门头沟区、房山区小煤矿关闭后的发展替代产业工作。(组织单位:市工业促进局、市国资委、市发展改革委)5)制定产业退出(禁止、淘汰)目录,采取关停并转等多种手段继续推进高能耗、高物耗、低附加值的产业退出,加快企业淘汰能效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组织单位:市工业促进局、市发展改革委)2.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工作目标: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降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系统能耗。主要内容:1)加强城市布局管理,把节约能源做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合理安排城市建设规模和时序。(组织单位:市规划委、市发展改革委)2)大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的网格化管理;通过城市用地功能调整,完善优化中心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地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组织单位:市规划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建委、市农委、市农业局)3)加快新城设施建设,重点建设连接新城的快速交通联络线,加快建设新城电、气、热等综合市政基础设施,结合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逐步完善新城功能,引导城市总体格局的调整和第1页优化。(组织单位:市交通委、市市政管委、市发展改革委)4)高起点建设新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启动通州、亦庄、顺义三个重点新城,提高新城对城市功能疏解、疏散和人口迁移的承载力,引导中心城区大型公共设施向新城疏散。(组织单位:市规划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建委、市市政管委)参与单位:市教委、市工业促进局、市水务局、市卫生局、市体育局、市文化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计生委、各相关区县政府等。3.推动产业集聚发展。1主要内容:1)着力打造中关村科教创新功能区、CBD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奥运体育文化旅游功能区、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亦庄高新技术制造业功能区和天竺临空经济功能区等六大高端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专业集聚区。(组织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促进局、中关村管委会)2)促进工业开发区由单纯的开发建设向提供设施管理服务转变,逐步实现园区内基础设施共享和能源梯级利用;以石化新材料基地、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园区为试点建设生态产业园,将项目万元增加值能耗作为入园项目的必要审核条件,严格把关;在亦庄、雁栖开发区等有条件的园区建设热电联产和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组织单位:中关村管委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顺义区、大兴区、房山区、怀柔区)参与单位:市市政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各相关区县政府等。4.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主要内容:1)大力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建设太阳宫、郑常庄等天然气热电厂,新增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建设延庆10万千瓦风力发电场。(组织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政管委)2)积极支持奥运场馆利用太阳能,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光热利用工程。(组织单位:2019奥运工程建设办公室)4)鼓励发展热泵技术,支持政府机构、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项目和工业厂房,优先使用地热能。(组织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