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卷 差 错 分 析—— 通过试卷分析,学会自我诊断 一、分析知识上缺失:1. 明确诊断的意义:不是总分的多少,而是差错的位置和分布。2. 位置、分布:如果自己的失分段总是集中在某些类型的题,或某些知识点存在疏漏,提出一些类型化的问题。3. 明确自己知识掌握上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4. 安排针对性的训练。5. 自我检验和教学检验相结合 二、习惯与心理素质的分析1. 提高应试能力:克服顽固的错误解题习惯;知识、技能加技巧;2. 锻炼心理素质:回想考试时的解题状态。 三、自我诊断集训1 形态分析1.1 分段得分率按照每类题实际得分除以该题满分,计算每类题得分率。(绘制得分的分布草图。 1.2 趋势分析与以后的试卷的对应题进行对比,计算每题得分率,看提高还是下降。 1.3 横向对比分析每次与平均分的函数图象,可以分析学习的稳定性。 2 差错分析——找到差错对应的知识点2.1 分析步骤对于每道扣分的题,找出失分点(客观结果)和差错原因(主观问题)。可以按如下步骤:1 )审题环节: 给定条件;隐含条件;求解要求;初始思路; 没有思路,应分析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出现缺失或混淆; 如果是思路不对,分析是在转化哪个问题时出现的偏差,涉及到的概念在理解上产生了哪些混淆; 2 )解题过程: 计算差错(计算习惯、书写习惯)? 公式运用出错(熟练程度)? 使用公式或定理时,是否注意到所应满足的前提条件。对满足条件或不满足条件的,是否进行了分类讨论。 是否能够数形结合。3 )解题状态与心理素质:是否受到前面问题的困扰;环境影响(自己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套路做自己的事情,按部就班。) . 2.2 试题评讲在同学普遍学会自我诊断之后,老师的试卷(题)评讲重点进行针对性、疑难问题 . 3. 针对自己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没有思路?问题转化过程总感到困难?计算差错?总忽略定义、定理所应满足的前提条件?审题紧张?大脑空白? 31.关于x的不等式①:2)1(2)1(22 aax的解集为A,关于x的不等式②: 0)13(2)1(32axax的解集为B,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作业:1. 试卷差错分析报告 计划采取措施2. 自学 P23-24 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