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老师演讲稿:也说“赏识教育”后感与幼儿老师演讲稿:今日怎样做老师汇编幼儿老师演讲稿:也说“赏识教育”后感读“也说赏识教育”后感许卓娅导师的文章是非常有力量、非常感染人的。他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提出了赏识—成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就是说信任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信任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应该说,赏识教育的提出对于中国家庭教育而言是一剂良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的父母们习惯了对孩子指责、挑剔、贬低,孩子即使有了进步也被要求“不要骄傲”、“好上加好”,假如不如人意就更不用说了。缺乏赏识、肯定、赞美的激励机制,孩子的成长很多时候显得动力不足。特别是就许导师所简介的赏识的“度”的问题,想谈一些比较粗略的看法,在大批父母以“赏识”为圣经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指出“赏识教育”的局限所在。在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中,赏识作为一种手段是必要的,运用得当,它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赏识毕竟只是众多教育手段中的一种。既然是手段,它就缺乏作为一种模式来推广的根基。对于一般孩子来说,赏识不可滥用。我们需要认识赏识的作用,但也不能把赏识作为万用万灵的法宝。孩子是需要赏识的,但赏识要有节制,要有原则,要有具体目标,否则“赏识”就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毒品,单纯的赏识将造成教育的灾难。首先,赏识不可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信任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绝不等于“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换句话说,“赏识”其实改变的并非孩子的现实,而只是改变了孩子的心理感觉。假如对赏识缺乏第 1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必要的控制,无限度地对孩子一切方面“赏识”,孩子的心理感觉与孩子的现实便可能出现很大的差距。这时,孩子便可能满足于“赏识”提供给他的幻梦,而不愿去面对现实。这还不单单是我们常说的“被表扬冲昏了头脑”,更重要的是,假如父母过于强调孩子在某一方面的潜能,孩子的一种本能反应可能是让潜能永远成为潜能,他不同意尝试着去使之成为现实。为什么?因为恐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看起来更聪慧,当自己真的在别人心目中显得“更聪慧”之后,我们又希望保持住这种良好的感觉,我们会惧怕做事,因为它可能打破这个漂亮的肥皂泡。在一部最近火热的韩国电影里有这样一个细节:男主角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绝对不要夸奖你的孩子聪慧,要是那样,他们就永远不会学习。其次,赏识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孩子的手段,它之所以有效,一个重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