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三查工作总结 对计划生育“三查”工作的思考 计划生育“三查”(查环、查孕、查病)工作是人口与计生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采集、核实育龄妇女的基础信息,掌握育龄妇女的孕育和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情况,了解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全面提高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的准确率、及时率和完整度,保证统计质量,为人口计生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利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重点管制和跟踪管理,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分类指导和整体推进。 随着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工作机制的逐步建立,“三查”作为计划生育的必要手段和措施已逐渐被人们采用,并且得到普遍认可。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育龄妇女对“三查”尤其是生殖健康检查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外出流动人口队伍越来越庞大,大量的育龄妇女外出谋生和就业,致使各乡镇的计划生育“三查”工作出现“上站率越来越低,‘三查’效果越来越差”的现象。虽然很多乡镇花大力气狠抓了“三查”工作,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乡镇,工作越来越难搞的问题也逐步显现。 一,计划生育“三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育龄妇女流动性大,“三查”工作难以组织落实到位。“三查”工作难以组织落实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大量育龄妇女的打工外出流动,给计划生育“三查”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难度增大,增加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工作成本提高了,一些地方乡镇领导及计生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没有真正地去抓具体、抓落实,使一些外出“三查”对象无法组织到位参与“三查”;另一方面是育龄妇女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三查”对国家对个人的重要性,或有意回避“三查”,或怕麻烦不愿参加“三查”,造成外出育龄妇女的“三查”到位率低。 2.“三查”形式单一,育龄群众反映强烈,抵触情绪大。第 1 页 共 4 页对于“三查”,多年来许多地方一直按单 一、固定的模式操作,大都是以通知育龄妇女定时定点接受医生检查的单一方式进行,这种“定时定点坐诊、集中检查”的“突击”方式在刚开始实行时是行之有效的,所以一直在沿用,但这种“三查”方式带有较强的行政强制性,在新形势下已普遍不被育龄妇女所接受,育龄妇女主动参加“三查”的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怕、厌、躲“三查”的现象。我曾经亲身经历过劝说一个家离服务站只有几步之遥的育龄妇女上站三查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