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临床药师如何加强自身发展的实践与探讨刘卫,王海燕,于晓凌*,许惠溢(厦门市第二医院药学部 厦门 361000)医院药学工作近年来不断改革,其工作模式、内容及任务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药师的工作模式由“以药品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工作主体由药剂为主体向临床药学为主体转变。步入新世纪,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 2002 年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药师走向临床是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需求,但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培养机制与体系,目前在岗的临床药师大多距离临床药学还有一定的距离。临床药学的载体是临床药师,其工作模式和水平可直接反映临床药学的发展和水平。作为临床药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适应药学新一轮的发展。结合自身的学习与工作实践,以及参加临床药师研讨会的体会,我对临床药师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有以下几点认识。一、全面夯实药学专业知识 临床药师的教育与培养在大学阶段已经开始,在校期间以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为主,配合必要的实验操作。分析一下我国高校临床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难发现临床药学专业医学学士的知识结构主要涉及数理化基础、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药物治疗学及药事管理相关知识。打好数理化基础,全面夯实药学专业知识,才能在参与临床治疗工作时发挥专业优势。药学与医学专业都有药理学课程,但学习重点与要求不同。临床药师必须对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有更深入的把握,而且要善于结合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知识分析药物结构对性质及药效的影响,帮助医生区分同类药物中不同药品作用特点,为具体药物选择提供支持;要善于结合药剂学、生物药剂学知识,分析不同剂型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给药途径与剂型。医生知识的薄弱点,正是临床药师开展工作的切入点。二、努力掌握医学基本知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知识,是理解疾病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机制的基础,也是看懂临床检验报告与进一步进行临床医学研修的前提。但本科学习阶段对此类课程可能重视不够,必须加强复习巩固。加强发病机制学习研究,为治疗药物选择和我联合用药提供依据持。在此基础上加强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主要临床课程学习,从而增加与医生的共同语言,为参加病例讨论提供知识储备。了解临床医学知识,可避免在工作中给出片面判断。如医生给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