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技师学院教案首页页授课日期班级课题:可编程控制器概述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可编程的历史、发展、特点及应用2)掌握工业控制装置构成和工作过程授课方法:讲授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通过介绍可编程的历史、发展、特点及应用让学生了解工业控制装置构成和工作过程;绝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泰州技师学院教案用纸页一、新课导入通过生活实例中的工业控制装置来引入新课二、新课讲授1.PLC之前的工业控制装置工业控制设备常用电器:继电器、接触器、按钮开关等1)接触器结构:电磁机构,触点系统,灭弧装置,其他部件(1)电磁机构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心(衔铁)和静铁心组成,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2)触点系统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用于通断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起电气联锁作用,故又称联锁触点,一般常开、常闭各两对。(3)灭弧装置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对于小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触点灭弧、电动力灭弧、相间弧板隔弧及陶土灭弧罩灭弧。对于大容量的接触器,采用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4)其他部件包括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点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及外壳等。(a)(b)图1-1电磁接触器的结构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吸力的原理工作的,主要由电磁机构和触头系统组成。电磁机构通常包括吸引线圈、铁心和衔铁三部分。图1-1中,1、2,3、4是静触点,5、6是动触点,7、8是吸引线圈,9、10分别是动、静铁心,11是弹簧。(b)图中,1、2之间是常闭触点,3、4之间是常开触点,7、8之间是线圈。2)继电器继电器是根据某种输入信号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电力装置的自动电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热继电器和电子式继电器等;图图1-2热继电器原理示意图在图1-2中发热元件2通电发热后,主双金属片1受热向左弯曲,推动导板3向左推动执行机构发生一定的运动。电流越大,执行机构的运动幅度也越大。当电流大到一定程度时,执行机构发生跃变,即触点发生动作从而切断主电路3)控制按钮图1-3按钮开关的图形和文字符号按钮是手动控制电器的一种,用来发出信号和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图1-3中1、2是动断(常闭)触点,3,4是动合(常开)触点,5是复位弹簧,6是按钮帽。4)向运转电路接触器控制电路图1-4中,QS为开关,FU1、FU2为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熔断器,KM为接触器,FR为热继电器,SB1、SB2分别为起动按钮与停止按钮,M为笼型感应电动机。当SB2按下时,KM得电,KM并联SB2在触点上的常开辅助触点动作,使KM在SB2松开后保持接通状态,电动机运行。当SB1按下时,KM失电,电动机停车图1-4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转电路图1-5异步电动机可逆运转电路在实际生产中常需要运动部件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的运动,这就要求拖动电动机能做正反两方向的运转。从电机原理可知,改变电动机三相电源相序即可改变电动机旋转方向。图1-5为电动机的常用可逆旋转控制电路。电器控制系统组成如图1-6图1-6电器控制系统的组成2.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bleController)简称PC或PLC(ProgrammbleLogicController)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87对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了如下的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命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功能的原则而设计。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历史与发展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和发展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这种要求,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装配线上试用,取得很好的效果。从此这项技术迅速发展起来。70年代中期,PLC进入了实用化阶段。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PLC进入了成熟阶段。2)PLC的发展趋势:a)向高速度、大容量方向发展b)向超大型、超小型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