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起止年限: 2011.1 至 2015.8依托部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江苏省科技厅二、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依据中医药配伍理论,以“十八反”为研究对象,围绕科学假说,创建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客观表征中药配伍禁忌量-毒-时-效关系的研究模式、方法和技术体系;回答反与不反、为什么反、怎么反的关键科学问题;阐明临床应用反药配伍与妨害治疗的效应机制及其理论基础;揭示含有反药配伍组合的代表性方剂的宜忌条件和配伍关系;集成古今文献与实验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体系。最终目标是通过中药“十八反”配伍关系及其科学实质的系统研究,形成一个有结论性的、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的、具有理论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中药配伍禁忌和药物安全性研究提供示范,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为制定我国中医临床用药配伍禁忌指南和安全用药指导原则奠定基础,丰富和发展中医药配伍理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健康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二)五年预期目标1、完成中药“十八反”乌头组、甘草组、藜芦组的系统毒性评价研究,明确回答各反药组合反与不反的问题;2、完成乌头组、甘草组、藜芦组的各反药配伍组合致毒/增毒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明确其配伍致毒/增毒的化学实质及生物学基础;3、完成乌头组、甘草组、藜芦组的各反药配伍致毒/增毒的多组分毒代动力学及其体内过程研究,阐明反药配伍的相互作用规律; 4、确定中药“十八反”乌头组、甘草组、藜芦组各反药配伍组合的人体等效性毒效剂量范围; 5、创建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客观表征中药配伍禁忌量-毒-时-效关系的研究模式、方法和技术体系;6、阐明中医临床常用代表性反药组合及其同方配伍妨害治疗的效应机制与理论基础;7、揭示含反药配伍组合及代表性方剂的宜忌条件和配伍关系;8、完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体系;9、培养中药配伍禁忌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的学术创新团队;培养博士后 7-9 名,博士研究生 20-28 名,硕士研究生 50-60 名,;10、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10-130 篇,其中 SCI 收录 20-30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5 项;出版相关专著 1-2 部。三、研究方案(一)学术思路本项目组认为:中药“十八反”是基于中医临床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形成的中药配伍禁忌代表性内核,反药配伍其药性与功效的相反是“十八反”的核心内容,表现出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