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高考题库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 ,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 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考点 3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2010·江苏地理·T5~6·4 分)2010 年 1 月,海地发生 7.3 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 2 月,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 3 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2.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B.终年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命题立意】本题以海地、智利两次大地震为背景,主要考查地震、农业区位的选择。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根据两地的地理位置来判断两地地震的成因、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解答该题需要明确地震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影响其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精析精讲】第 1 题, 因为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中,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由此 可判断 C 正确;A 项与图示海地位于大西洋矛盾;B 项与图示海地震中位于美洲板块内部矛盾;D 与海地发生7.3 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 2 月,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数百人丧生矛盾。第 2 题,因为由图可知,两地国土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由此判断 A 正确; B 与乙区位于 40~60 度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不足矛盾;C 项与甲区位于 30~40 度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相矛盾;D 与甲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相矛盾。【参考答案】1 选 C,2 选 A(2010·山东文综·T1~2·8 分)图 1 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图 13、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4、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命题立意】本题以我国城市化对农村及农业的影响为背景, 结合区域实际,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农业区位选择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解答该组题的关键是掌握和理解农业区位分析原理,备考中重点掌握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并且能综合分析出主导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