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VIP免费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_第1页
1/59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_第2页
2/59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_第3页
3/59
《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2011211118 姓 名 朱博文 学 号 2011210511 报告日期 2013.12.20 基础实验:第一次实验实验二 时域仿真精度分析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时域取样对仿真精度的影响2. 学会提高仿真精度的方法二、实验原理一般来说,任意信号 s(t)是定义在时间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但所有计算机的 CPU 都只能按指令周期离散运行,同时计算机也不能处理这样一个时间段。为此将把 s(t)截短,按时间间隔均匀取样,仿真时用这个样值集合来表示信号 s(t)。△t 反映了仿真系统对信号波形的分辨率,△t 越小则仿真的精确度越高。据通信原理所学,信号被取样以后,对应的频谱是频率的周期函数,才能保证不发生频域混叠失真,这是奈奎斯特抽样定理。设为仿真系统的系统带宽。如果在仿真程序中设定的采样间隔是,那么不能用此仿真程序来研究带宽大于的信号或系统。换句话说,就是当系统带宽一定的情况下,信号的采样频率最小不得小于 2*f,如此便可以保证信号的不失真,在此基础上时域采样频率越高,其时域波形对原信号的还原度也越高,信号波形越平滑。也就是说,要保证信号的通信成功,必须要满足奈奎斯特抽样定理,如果需要观察时域波形的某些特性,那么采样点数越多,可得到越真实的时域信号。三、实验内容1、方案思路: 通过改变取点频率观察示波器显示信号的变化2、程序及其注释说明: 3、仿真波形及频谱图:Period=0.01Period=0.34、实验结果分析:以上两图区别在于示波器取点频率不同,第二幅图取点频率低于第一幅图,导致示波器在画图时第二幅图不如第一幅图平滑。四、思考题1. 两幅图中第一幅图比第二幅图更加平滑,因为第一幅图中取样点数更多2. 改为 0.5 后显示为一条直线,因为取点处函数值均为 0实验三 频域仿真精度分析一、实验目的  理解 DFT 的数学定义及物理含义;学会应用 FFT 模块进行频谱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频域仿真基本原理以及方法的学习掌握。二、实验原理在通信系统仿真中,经常要用有限长序列来模拟实际的连续信号,用有限长序列的 DFT来近似实际信号的频谱。DFT 只适用于有限长序列,在进行信号的频谱分析时,它的处理结果会含有一定的偏差。下面分析一下 DFT 对信号频谱分析的影响。注意处理好时域混叠和频域混叠;注意频谱泄露。三、实验内容1、方案思路1、将正弦波发生器 (sinusoid generator)、触发时钟(CLOCK_c)和频谱示波器模块按图 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