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交通理论的创立VIP免费

交通理论的创立_第1页
1/9
交通理论的创立_第2页
2/9
交通理论的创立_第3页
3/9
交通理论的创立Denos C. Gazis(26 Lake Road, Katonah, New York 10536, USA)“始因福特”严格说起来,我在 1974 年就写过一篇关于交通控制理论发展情况的综述性文章,那种写作手法仍然适合于用在本文里。应该说,在引领汽车时代的福特之前,交通问题就已经存在了。但那时的交通问题是个波及面不大的小问题,还没有迫使人们要想尽办法去解决它。汽车改变了一切,到 20 世纪中叶的时候,交通就成了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1950 年,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开始想法模拟公路上的交通流,希望找到改善交通状态的良方妙药。早期对交通问题建模做出贡献的学者有 Reuschel (1950),Pipes (1953)和 Lighthill & Whitham (1955)。Reuschel 和 Pipes 提出了一个能够详细描述车辆前后跟进运动的交通模型,被称为“微观”交通模型。而著名的流体力学家 Lighthill 与 Whitham 合作,提出了“宏观”交通模型,该模型将交通流逼近为一种连续流动体。Lighthill & Whitham (L-W)模型基于两个前提,即一定时空内的车辆数量是守衡的,描述流量与密度关系的状态方程是存在的。前者自然是合理的,但状态方程是否存在只是被观察数据所部分证实,这些数据很分散,交通流的密度比较高时尤其如此。不过,L-W 模型还是对基本的交通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比如“激波”的演化,当交通流从一种稳态进入密度和流量不一样的另一种稳态时,激波现象就会发生。L-W 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发生在大时间跨度区间的密度变化激波,但对描述交叉口附近的交通流运动却无能为力,因为交叉口前的激波是一个接着一个,且不稳定,强行使用 L-W 模型会导致较大的误差。Reuschel 和 Pipes 的模型描述了跟车行为。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后车的速度是与前车之间的距离的线性函数,从概念上讲这是合理的,但为了得到实证的支持,这一模型经历了很多年的考验与质疑。在 1950 年代,交通模型引起了象 Elliott Montroll 这样的著名科学家的注意,1956 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使交通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当时,通用汽车公司聘请了一位新的执行官负责其实验室,这就是核物理学家 Larry Hafstad,他雄心勃勃地要把 GM 的实验室建成基础科学研究的领 头 羊 , 而 不 仅 仅 是 只 搞 产 品 开 发 。 为 了 实 现 这 一 目 标 , Hafstad 请 来 了 Robert Herman,Hermann 与 Montroll 在同一个小组,他们坚持推动跟车模型的基础性研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交通理论的创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