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未来十年中国金融的转型与突破-祁斌VIP免费

未来十年中国金融的转型与突破-祁斌_第1页
1/37
未来十年中国金融的转型与突破-祁斌_第2页
2/37
未来十年中国金融的转型与突破-祁斌_第3页
3/37
未来十年中国金融的转型与突破作者:祁斌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此文根据作者 2012 年 3 月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一次讲座及其他讲座整理而成,收录于近期将要出版的《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转型与突破》一书。【引言:邓小平与华尔街】开场有一个引言。我最近在读一本书,《邓小平时代》,郑重推荐给大家。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厚重,它通过对一个历史人物邓小平的描述,回顾了中国过去 30 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而且不仅仅是 30 年,可以说是中国过去将近 100 年从屈辱走向复兴的过程。尽管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过去 30 年历史的亲历者,但是从一位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人的视角去全面梳理一遍这段历史,对我们仍然不无裨益。而且,更重要的是,历史是很难割裂的,往往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回顾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判未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行。 这本书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细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特地摘录在这里,与各位分享。1974 年,邓小平第一次复出,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著名的划分三个世界的论断。“星期天,邓小平在纽约的行程有一些空闲时间,手下人问他想做点儿什么,邓小平干脆地说:‘去华尔街看看。’在邓小平看来,华尔街不但是美国资本主义的象征,而且是美国经济实力的象征。他具有一种寻找实力的真正来源并理解这种来源的本能,华尔街在星期天都关门歇业,邓小平还是让下属把他带到了那里,这样他至少可以对此地有一个印象”。 1974 年的中国,正处于文革期间,高度封闭,绝大部分中国人对华尔街闻所未闻,当时的意识形态方面也处于高度禁锢的状态,去资本的象征华尔街看看无疑有一点离经叛道,但邓小平却坚持要去。为什么?该书的作者,哈佛大学的傅高义教授认为,邓小平凭其惊人的直觉洞察到,美国之所以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傲视全球,其背后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可能正是来自于这条长不足 500 米的小街。 将近 20 年之后,1992 年,邓小平在其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次重要活动南巡时,讲过这么一段话:“证券、股市这些东西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市场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是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他的政治勇气和判断力,使得当时刚刚踉跄起步的中国资本市场坚定了前行的方向。 再过了一个 20 年,今天,中国经济最重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未来十年中国金融的转型与突破-祁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