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流出价模型下的铁矿石定价 摘要:铁矿石是钢铁产业的基础材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铁矿石价格的对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剧烈。而铁矿石是有限能源,其储量控制在少数国家手中,因而每年铁矿石的定价是以区别于一般商品的谈判形式达成的。本文主要通过讨价还价的博弈模型,结合供给需求对双方的谈判因子,给出铁矿石的定价模型并结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关键词:铁矿石 轮流出价 博弈 纳什均衡<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钢铁产量和产能急剧扩大,国内铁矿石资源供应不足(我国铁矿资源多而不富,以中低品位矿为主,富矿资源储量只占 1.8%,而贫矿储量占 47.6%),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迅速增长。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所用的铁矿石已有一半以上来自进口,但是从当前国际市场情况看,少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主导了国际市场定价权,进口铁矿石的价格连年攀升。从 2003 年财年开始,国际铁矿石谈判结果均是以涨价告终,2003-2007 年铁矿石协议价分别涨幅为:8.9%、18.8%、71.5%、19%、9.5%,其中 2007 年涨价 9.5%是由宝钢集团与巴西淡水河谷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次谈判。2008 年的铁矿石谈判结果是日本与巴西达成粉矿涨幅 65%、块矿涨幅 71%,而我国被动接受;中国与澳矿代表的谈判一度陷入僵局,最终不得不接受粉矿上涨 79.88%、块矿上涨96.5%的结果。铁矿石价格的急剧攀升已经严重影响到钢铁行业的生产成本,并通过产业链条的传导而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近年来,围绕铁矿石问题为核心的大宗产品定价权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每年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都备受瞩目。<二>问题的分析思路世家而主要供应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铁矿石的分布是地壳变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巴西、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等少数几个国家。铁矿业的兼并使铁矿石生产集中度提升,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及巴西淡水河谷占全球铁矿石供应量的 75%,铁矿石的需求国主要可以分为中国,日本和欧美三大中心。铁矿石的价格是通过谈判确定的,根据多年谈判形成的惯例,整个谈判并非供需各方在一个谈判桌上共同进行,而是供方的三巨头和需方的三代表分别进行。如果其中有一家谈定价格,其他的代表就中止谈判,并接受这一价格作为当年铁矿石的标准价格。从上面供求分析,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基本上呈现出双寡头格局。从卖方看主力是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以及巴西淡水河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