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和保利:地产双塔连城诀 一个是政府的长子,一个是民资的宠儿;一个陶醉于为百姓造房,一个执着于精品路线;一个倡导人本主义,一个推崇军队文化……分别起步于深圳和广州的万科与保利,以不同的方式缔造了相同的中国地产界神话。 ■文/周文明 尧飞 000002 这是万科 A 股的代码,作为 1991 年于深圳首批上市的企业,万科已连续 26 年持续高速增长,主营业务年复利增长超过 26%,净利润年复利增长超过 34%,这是在 A 股上市公司中唯一的一家。自 2004 年起,更连续 3 年增长速度超过 50%,作为中国房地产的NO.1,万科当之无愧。 1992 年成立于广州的保利地产在 15 年后于 2006 年 7 月 31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600048)。在 2007 年 6 月发布的《2007 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 TOP10 研究成果》中,当时上市不到一年的保利地产位列综合实力第二名,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绩优股第二名。 以两者目前的股价复权计算,万科以 1500 多元高居 A 股第一,而仅仅上市一年多的保利也比上市之初翻了近 10 倍。两个完全走不同路线的房地产企业为何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为何如此深受投资者的追捧? 资本背景:民营 VS 国资 万科 万科的前身是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国营性质,主要经营办公设备、视频器材的进口销售业务,开发大陆专业视频器材市场,成为深圳市最大的进口销售商。后几经更名,主营业务也不断变化。 1988 年,当时还叫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的万科首先进行股份化改革,原公司的 1300万元资产国家占 60%,职员占 40%,公开募集社会股金 2800 万元,其中 1000 万元为特别人民币股,由境外投资者购买。同时,公司定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至此万科完成了国有性质到民营性质的蜕变。 同年 11 月,万科参加了深圳威登别墅地块的拍卖,以 2000 万的入场券进入了房地产行业。而后的万科气势如虹,在改革开放的大旗下,不断进入新的行业,连锁零售、电影制片及激光影碟都是其进军的领域。 1991 年,万科制定了“综合商社”的发展模式。综合商社是指以商贸为主导,兼顾金融、制造、运输业等多种经营的超大型公司。按照新的蓝图,万科将贸易、工业、房地产文化传播作为万科的四大支柱,此时的万科意气风发,走着多元化、跨地域的路,做着伟大的梦,此时的王石(王石博客,王石新闻,王石说吧)在电视上慷慨激昂地讲着对零售业前景的看法,此时的万科和王石都有点感觉自己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