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影像科培训细则第一阶段培训(1-3 年)一、培训目标: 影像医学专业轮转作为住院医师第一阶段二级学科基础培训学科之一,贯彻执行“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强调受训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训练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目的如下:(一)了解医学影像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概念(包括影像诊断及其治疗);(二)通过培训使受训者达到能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水平。能应用超声、 X 线、CT、MRI 以及核医学等各种影像学成像技术进行人体检查,达到临床诊断的目的;(三)能够在影像设备监视和导引下,进行介入性诊断和治疗;(四)能进行基础的图像处理,运用数字化图像传输系统;(五)通过医师注册考试和有关专业上岗证考试。。二、培训方法: 影像学科轮转培训方法按医学院统一规定执行。(一)相关影像学科有一位副主任及以上医师专管负责安排、指导、督促轮转医师的学习、工作及出科考试(包括基础理论、临床诊疗及基本技能考试),由考核小组执行。(二)在诊断组轮转期间,每个工作日完成 20 份以上规范的诊断报告(完整记录内容和审核医师,抽取 2 份复印件存档)。(三)轮转基本安排:第一年(第 1—16 月):(学科内各专业轮转)时间分配: 临床放射 8 个月:普放 3 个月(包括常规放射技术组 1 个月),C T2 个月,MRI2 个月,介入 1 个月。超声:4 个月核医学科 4 个月 第二年(第 17—28 月):(相关临床科室内轮转)时间分配:放射专业:外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4 个月,内科(消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4 个月,病理科 4 个月。超声专业:必须轮转的临床科室:病理科 2 个月,急救科 2 个月,普外科 3 个月,消化内科 2 个月,内分泌代谢科 1 个月。可选择轮转的临床科室共 2 个月:妇产科、心内科,心外科,泌尿科等。核医学专业:心血管内科、内分泌代谢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各 3 个月。第三年(第 29—36 月):学科专业组内专科培训。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第一年(16 个月)放射专业(8 个月):掌握:医学影像的基本理论,包括 X 射线、CT 和 MRI 的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原则,并要求受训者在诊断组轮转期间,每个工作日完成 20 份以上规范的放射学诊断报告。。 熟悉:医学影像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及其诊断原则,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