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 学年度中山市高二生物形成性测试题模块三《稳态与环境》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第一卷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 、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 3 个种群③ 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3.下列决定动物种群增长的参数中,最重要的是 A.出生率和食物供应 B.死亡率和迁移 C.死亡率和种群占据的地域面积 D.出生率和死亡率4.在什么情况下,种群中个体数目会呈指数增长? 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 B.当开始环境适合于这一个物种,但后来却不适合时 C.只有当捕猎者不存在时 D.只有在实验室中的理想条件下5.农业上应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正常交配,致使种群密度A.明显下降 B.保持稳定 C.迅速增长 D.越来越大6.有一位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研究的对象从生态学水平看属于A.生态系统 B.群落 C.个体 D.种群 7.下列哪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最激烈:A.狮子和斑马 B.羊和狼 C.小麦与杂草 D.蛇和蛙8.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同种个体的增殖,整个过程发生着: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种间竞争 D.A~C 三项9.高山上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高度10. 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