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药膳的配制•一.药膳菜肴的配伍:古人云:“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首先要了解每一种药物和食物的特性(或称药性),将它们组合烹制成适合防病治病需要的药膳菜肴,是药膳菜肴配伍的关键。•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药膳食疗经验,其中不少方法和药膳组方至今还被广泛利用,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木瓜猪腰”、“玉露糕”等等。 •药膳配伍一般比中医药方配伍简单。中医药方配伍少用单一的中药配伍,而药膳比其相对简单,使用单一中药于菜肴中使用较为普遍,如人参乌鸡、虫草鸭子、天麻鱼头等。多种药材配伍的菜肴也有不少,如十全大补汤、乌鸡白凤汤等。• 药膳菜肴的配伍和中医配伍的原则一样,即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君药是一个组方中起主导作用的品种,是菜肴中的主料,一般为 1~2 种,对主症起到治疗作用;臣药往往是协同君药作战,增强君药的疗效;佐药治疗兼症或纠正君药的偏性,消除副作用;使药是引导药性直达发病部位的引经药或起到调和作用。 •中药配伍中有“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药膳食疗中较多的使用前 3 种,后面这 4 种配伍方法都不用。“相畏”即一种药物降低另一种药物的副作用或毒性,药膳食疗中有时可以用一些,如某些药物或食物的性过于寒凉或温热,使用一些有相反偏性的药物或食物(或调味品)来减轻或消除主料的偏性。如生姜与螃蟹相配,生姜可以减轻螃蟹的寒性。 人体发生疾病是由于自身阴阳状态平衡被 破坏,可以用药物和食物的偏性来纠正这种失衡关系,使机体恢复平衡,得以健康。怎样利用药物和食物进行防治疾病,其用药的基本原则是“寒者热之,凉者温之;热者寒之,温者凉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即寒凉性症状用温热性的药物,温热性的症状用寒凉性的药物。实症的病情宜用清泻的方法,虚弱的症状宜用补养的方法。•这里要注意的是,“实”多指起病急凑的若干急性病,中医临床多用清泄的方法,而具有清泄作用的药材多数是味道苦寒的药材,这些苦寒的药材如黄连、大黄等不宜在药膳中使用(尤其是餐厅饭店中的药膳菜肴)。但若干蔬菜水果亦具有一定的清泄的作用,如苦瓜、青菜等。•药膳菜肴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所以与中医的治法是一致的,只不过没有中医治疗那么复杂而着重于调养。•中医治法内容丰富,有关书籍记载有十多种治法,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