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案授课时间第 8 周周一 5-节 6,7-节 8;周三 7-节 8;周四 7-节 8;周五 5-节 6,7-节 8授课班级P1 学 7 前教育 3-班 4,P1 学 7 前教育 5- 班,P1 学 7 前教育 3-班 4(单周),P1 学7 前教育 5-班 6(双周),P1 学 7 前教育7- 班,P1 学 7 前教育 9-1 班 06上课地点8南区 E51,南 2 区E南区 E51,南 2 区E51,南 2 区E51,51,南 2 区E51学习内容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课时3教学目标1、懂得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青年大学生的安身立命之本。2、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教学重点提高大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而奋斗的自觉性,主动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做有科学理想和信念的人。目标群体大专一年级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讨论与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时间安排 引入新课 ( 15 分钟)教 学 过 程 设 计简要复习上节课内容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和打算?2、一周新闻播报 [学生来完成]讲 授 新 课 内容(90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分钟)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 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 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含 1 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本来 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 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特征:教师:序号:03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 性而且具有预见性: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 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着 人们立足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