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主要观测点内涵及说明分值备注1.发展定位(20 分)1-1 专业定位(8 分)① 专业设置与定位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4 分②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培养髙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适应现实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4 分1-2 发展目标(12 分)① 专业建设管理机制建立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紧跟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变化,建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成效明显。4 分② 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得力。4 分③ 专业发展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区域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不断改造和拓宽专业服务面向,形成了以本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并辐射带动相关专业发展。4 分2•教学团队(8 分)2-1 专业带头人(2 分)① 培养机制学校建立了(删除)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机制,专业带头人管理制度健全;本专业建立了校企“双带头人”制,并有效开展工作,校内专业带头人为省级专业带头人或为省级专业技能大赛获奖者。1 分② 成果水平校内专业带头人近 3 年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或获省级教科研成果奖,或参与公开出版教材编写,或在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或主持省级课题研究。1 分2-2 专 业 教 师(6 分)① 数量与结构专业教师人数、学历、职称、梯队结构合理。专业生师比不超过 20:1,专业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不低于 95%,髙级职称比例不低于 20%。2 分② 双师素质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 70%以上;面向企业、行业聘用技术技能型人才任兼职教师占专业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 20%,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兼职教师承担。2 分③ 师资培养制定了(删除)教师培养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培养制度健全,培养经费有保障;建立并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或单位实践每两年不少于 2 个月,效果好;建立并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制度,专业教师能够有效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学效果好;专业教研组有年度教科研计划,教科研活动深入开展、成效明显。2 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