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为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该制度:一、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需要全院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一)人事、党办:为病房内提供“预防跌倒 10 知”宣传画。(二)后勤总务部门:为医院公共区域提供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设施,如:卫生间地面的防滑地砖、保持卫生间及病区地面干燥、小心地滑标识、卫生间及走廊扶手、床档等。二、病区护理人员要认真落实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一)评估对象:所有住院患者。(二)评估时段:1、患者入院时、转科时、转院时。2、手术或病情发生变化时、特殊用药患者。(三)评估频次:1、评分上 4 分,病情稳定,每周评估记录 1 次。2、评分上 4 分,病情不稳定,每周至少评估记录 2 次。3、病情变化,服特殊药,及时评估记录,每周至少 2 次,连续 3 次 V4分,暂不评估。(三)评估工具及方法(评估表附后):统一使用我院提供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四)评估记录:所有评估记录及干预措施应及时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表中记录。涉及特殊告知,需及时在护理记录单中记录,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字。三、干预措施:(一)健康宣教:1、主动告知病人及家属跌倒、坠床风险及防范措施,签告知书,做好护理记录。2、告知家属 24 小时留陪护,尤其是在患者活动锻炼时,应有人陪护,若离开应与护士联系。3、告知病人及家属关于药物作用的注意事项。4、告知穿合适的裤子及防滑鞋。5、告知患者改变体位欲活动时应遵守“三部曲”即平卧 30 秒—双腿下垂30 秒—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特别是夜间如出现双眼发黑、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和不能移动时,应立即原地坐/蹲下/靠墙,呼叫他人帮助。6、教会病人使用走廊及卫生间扶手及病房呼叫器。(二)护理措施:1、床头悬挂警示标识。2、呼叫器放置病人易取处。3、使用床档,根据病情适当约束。4、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避免地面积水、湿滑;清除床旁及通道障碍。5、病床调至合适高度,及时锁上病床及轮椅的轮轴。6、加强巡视,认真交接班。7、提供必要帮助:对行动不便或残疾患者,协助下床;便秘或大便失禁的患者协助使用便器;提供足够灯光、将物品置于患者易取处。8. 患者存在下列情况必须使用床档:意识障碍病人、镇静或麻醉恢复阶段病人、肢体/躯体移动障碍病人、儿科病人或活动不便的老年人、视觉障碍的病人、药物过量或中毒的病人、有坠床危险的其它特殊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