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措施编制:存储审核:储备审批:污染目录1 总则 21.1编制目的 21.2编制依据 21.3工作原则 2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32.1 领导机构及职责 32.2 应急处置组及职责错误!未定义书签。2.3 安全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3 信息上报 44 应急响应 54.1 响应机制 54.2 应急指挥 54.3 现场应急处置 6(1)处置原则:6(2)人员防护 6(3)人员救护疏散 7(4)控制污染源 7(5)消除污染及处理 74.4应急监测 84.5 信息发布 84.6 应急终止 95 后期处置 95.1 损害评估 95.2 事件调查 95.3 善后处置 105.4 责任追究 106、保障措施 10附 1、应急救援物资登记表 11附件 3 应急救援机械及车辆错误!未定义书签。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应对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健全本标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科学有序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实际制订本预案。1.3工作原则以人为本、积极预防,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科学处置,资源共享、保障有力。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将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作为出发点,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分类指挥、综合协调、逐级响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体系。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责作用,提高联防联控和快速反应能力,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标段内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本标段可能存在突发环境污染如下:爆炸品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应首先查明爆炸现场爆炸物品和其他易燃、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组织并采取有效措施,转移、处置尚未爆炸的危险物品及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并对受害人进行搜救,指导群众防护,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隔离。火灾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也应根据不同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