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 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学设计金堂县竹篙中学谭善财2013-3-16 一. 本节课内容的总体目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 对土样的选取和选择培养基的配制课题难点: 对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计数三、课时: 1h四、本课题内容标准1、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研究”属于知识性领域的目标动词,应用水平2、进行微生物的分离,“进行”属于技能性领域目标动词,独立操作水平3、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测定”属于技能性领域目标动词,独立操作水平。五、本课题研究思路关注我们身边周围都存在细菌,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课程总体目标: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并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识目标掌握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细菌,运用相关技术进行微生物的计数的方法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设计可行性的实验方案,能正确使用一般实验工具,进行实验操作学会鉴别、选择、运用信息;分析数据,运用证据和逻辑对结果进行评价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养成求实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筛选菌株统计菌落数目设置对照六、教学思路:七、教学流程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1. 微生物最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什么?2. 什么稀释涂布平板法?其目的是什么?学生回忆为细菌计数原理、操作做好铺垫导入课题引导学生阅读“课题背景”知识,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明确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重要性,突出课题的必要性引导学生阅读“课题背景”知识,引出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由耐热菌 Taq 的筛选方法,得出微生物的筛选原理提供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稀释涂布平板法结果分析,进行微生物的计数的操作通过阅读材料,搜集所需信息 ,设计分离微生物的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进行结果的预测课题延伸:大肠杆菌定量测定方法和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初步鉴定方法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分析问题互动探究解决问题研究思路1、筛选菌株1、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P21,讲解: DNA聚合酶作用,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得到启示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即自然界筛选)。2、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原理实验室筛选: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