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50211)一、培养目标培养能胜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祖国的外语教育事业服务,为对外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服务。2.掌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二、研究方向1.外国语言理论与翻译2.应用语言学3.外语教育三、修业年限博士生修业年限为3-6 年,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生源为 3年制硕士生的全日制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 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生的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修完全部课程,达到答辩要求者,经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可申请提前答辩,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四、培养方式1.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建立实施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度的规定》,采取博士生指导小组集体指导下的导师责任制的培养方式。导师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协助指导,充分发挥博士生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的作用。根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特点成立一个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 人构成。2.博士生培养以专题研究为主,课程学习为辅, 实行导师指定必读书目,导师联合分专题分段授课及聘请国内外专家来院授课等方式。3.博士生入学1— 2 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4.实施资格考试制度。博士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由指导小组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内2 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情况,文献研读情况。考核方式由指导小组研究确定,综合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5.博士生入学1-2 年内在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指导下,拟定论文研究计划(包括研究课题、文献查阅、研究方式、开题报告等),并举行开题报告会(见博士生开题程序)。6.实行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博士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1— 2 次国内外学术会议,至少做二次院级以上40 分钟的学术报告。7.鼓励博士研究生到国内外名牌高校研修课程或访问,并承认其学分,创造条件并鼓励实行中外联合培养。五、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博士研究生应最低修满14 学分。课程设置按学科方向具体安排如下:外国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