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栽培管理主要技术时间 :2010-09-26 04:28来源 :未知作者 :太子参信息网点击 :342 次一、基地选择1、海拔高,气候湿润凉爽,生态环境良好,植被保护佳。2、土壤疏松、肥沃,砂壤为佳,排水方便。3、不同作物和水旱轮作,不宜连作,2-3 年轮作,选择 “二荒地 ”,红、黄壤。二、品种选择以适宜当地土壤、气候,群众习惯栽培的品种为佳。以高产、优质、抗病、易管为优先,如柘参 1 号、抗毒 1 号。三、栽种技术1、整畦:深耕20 -25cm ,畦宽 0.8- 1.5cm ,畦高 15-20cm 龟背形;植沟深7-10cm ,沟距 13-17cm ;畦沟(工作行)宽20cm ,深 30cm 。2、基肥:亩腐熟猪厩肥、饼肥、堆肥、草木灰、土杂肥、人粪尿、禽类等机肥1000 -2000kg ,硫酸钾复合肥40kg -50kg ,浅耕一遍,然后做成1- 1.3m 的畦子。3、种参要求:块根均匀、健壮、无损、无病虫,长度≥3cm,根粗 ≥0.3cm,每条有效芽≥2个。4、种植时期方法:时间11 月中、下旬至12 月上旬。亩用种量25-30kg ,株距 3-5cm,平摆植沟内,头尾相接,芽头盖土4- 5cm ,粘土薄,疏土稍厚,适宜深浅增产关键技术之一。5、田间管理:(1) 肥料:根据叶色和苗情酌施。茎叶现黄可追肥1-2 次,齐苗期( 3 月上中旬)亩用复合肥 30 -40kg 撒施,第二次4 月上旬(块根膨大)视苗情而定,追肥不超过4 月底。(2) 排灌:喜湿润、怕涝。干旱浇水,雨后排水,保持湿润,一般自然来水即可满足需水要求,积水易腐烂死亡。(3) 中耕除草:栽种后用0.1-0.2% 丁草胺喷撒除多种杂草。幼苗出土后结合施肥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用人工小锄浅锄2-3cm ,避免伤根、叶,封行(4 月下旬)前应见草就拔,中后期除大草外,停止中耕。(4) 培土:次年2 月出苗后,结合整理畦、沟,将沟土及畦边不滑土刮至畦面,培土厚度2cm 为适。四、采收与加工1、采收: 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植株倒苗、块根停止生长、参根饱满时,即可收获。2、方法:用锄头深挖15cm 以上,不宜过浅,以免伤根。宜选晴天采收,要求用干净河水、涧水、自来水清洗,不得用不洁水洗。五、留种1、原地留种:留在地里不刨,防人畜践踏,不需拔草,防积水,栽时挖出挑选。2、贮藏留种: 选择健壮饱满块根,于院内背阴或凉爽处室内铺砂10cm ,一层参一层砂,砂层 10cm 厚,共 4-5 层,保持湿润,每15-20 天翻动检查一次。六、种参生产要求1、无性繁殖(1) 种参田为高海拔无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