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孟子,荀子,韩非子,庄子VIP免费

孟子,荀子,韩非子,庄子_第1页
1/8
孟子,荀子,韩非子,庄子_第2页
2/8
孟子,荀子,韩非子,庄子_第3页
3/8
孟子一、孟子的生命情调孟子(公元前372?-前 289?年)是继孔子以后,中国伟大的儒家。他是战国时期邹国人(今山东省邹县),他并未受业于子思,而是以孔子私淑门生自居,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开账授徒。孟子生活在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已崩而未溃,各国战争频仍以争夺中国的主导权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 222 年),他奔走各国,游说诸侯,批杨墨,驳农家,斥告子,在乱世中展现他特殊的风格与人格。(一)孟子的人格特质:“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一、强韧的生命力。在那段迅雷风烈的的战国乱世中,孟子不随俗俯仰,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以雄浑有力的方式批判时期的堕落,与功利主义作斗争。二、强烈的使命感。“现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刚直的气概。他训斥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所畏也。”《孟子· 梁惠王上》他批判杨朱与墨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 滕文公下》3、孟子对他的时期的认知:急功近利风气的弥漫。政治的黑暗与堕落。攻伐征战的频繁。如此的时期让他“不得已”批判,并在猛烈的批判中导引时期走向他理想中的正途。(二)、孟子的游历生活孟子眼中有四种圣人:以伯夷为代表、以清高自我期许、高亢其志,不同流合污的“圣之清者”;以伊尹为代表、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之任者” ;以柳下惠为代表虽洁身自好, 但待人敦厚宽和的 “圣之知者”;以孔子为代表的行止进退完全听从于心所欲不逾矩的“圣之时者”。他以孔子为典范,对他瞻仰景从。孟子学习孔子终生为人处世那种建构在深刻的时刻意识之上的与时俱进的精神。(三)理想的查找:孟子以为知识分子就应该以具体的行动实践“仁义”这种价值标准,他以为士就应该“尚志”《孟子· 尽心上》孟子可能在齐威王(在位于公元前357-前 320 年)的时候曾游于齐, 后来遍历宋、滕、薛诸国,回到邹国,再游梁国,最后在齐宣王(在位于公元前 319-前 301 年)的时候再度来齐国,最后在公元前 312年离开齐国,终止周游各国的生活,这是一段理想查找的历程。二、《孟子》的介绍1. 《孟子》内书有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各分上下,近3.5 万字,外书四篇,《性善变》《文说》《孝经》《为政》。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合在一路称“”。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三、孟子的要紧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孟子,荀子,韩非子,庄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