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事故的防范季节性事故预防一、季节性事故的概念及特点顾名思义,季节性事故是指在某一季节或一个时期内,最常见,最容易诱发,又最难以预防的事故。从季节性事故的定义可以看出,季节性事故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发生的概率高。分析以往各种事故、案件发生的概率,其中季节性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二是突发性强。虽然季节性事故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规律性,但它没有事先预兆,来的比较突然。三是预防的难度大。季节性事故的发生渠道多,涉及面广,如何预防季节性事故的发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预防难度比较大。夏季易发生的季节性事故主要有:雷击、溺水、山洪、蛇咬、蚊虫叮咬、食物中毒等。下面,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这些季节性事故的预防。二、掌握常识,防雷击每年 6— 9 月份,是一年的雷雨季节,此时都会有一些雷击伤亡事件发生。据报道,2006年 6 月 11 日,在北京一次雷雨中,一位10 岁的女孩从街上冒雨跑回家,当他推自家铁门的一瞬间,被迎面一个响雷击倒;2006年 7 月,黑龙江讷河市一农民到田里铲地,忽然雷雨交加,当他扛起锄头往家跑时,一个落地雷击中锄头,使他当场毙命。遭受雷击的原因:一是雷击的突然性,不易防范;二是人们缺乏防雷常识,不能主动采取措施自觉防雷。近日,我团辖区普遍降雨, 已经进入雷雨季节,因此,掌握雷电知识,对防止和减少雷击事故很有必要。(一)雷电产生的原因盛夏季节,由于地面强烈升温,致使空气对流加强,并产生性质不同的电荷,尤其是当雷暴云产生之后,云团内部各部分之间、云地之间,处处都是电场,平均而言,云中电场强度每厘米可达几千甚至上万伏特。当云体内部出现强大的电位差,就会出现形状不同的闪电;在放电过程中,空气温度猛烈上升,云层水滴迅速汽化,体积骤然膨胀,就会发出雷声。据统计,每次闪电的能量至少在2000千瓦小时以上。在放电区域,电流高达几百千安,电压数百万伏。如触及树木或房屋则被击倒,触及人畜则被电死或烧焦,酿成灾祸。但同是雷击, 危害程度差别很大,有的致命, 有的致残,有的却安然无恙,也有的疾病如失明等遭受雷击后恢复了正常,主要是不同的雷击形式导致通过肌体时的电流的大小差异造成的。(二)雷击伤人的效应雷击损害人体的生理效应大体有三种:一是强大的闪电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时,受害者会出现心室纤维颤动,使心脏供血功能发生障碍或心脏停止跳动;二是当雷电电流伤害大脑下部呼吸中枢时,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