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会计视角下我国企业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控体系_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收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1:41:34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我国会计核算体系并于 2007年 1 月在我国商业银行及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在确认、计量、和列报、披露等会计监管实务中涉及复杂的高等数学、统计学、金融工程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使得财务人员不易掌握其中的风险监控技术,无法使用一般的监管手段来管理其风险。因此,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权威机构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最新研发动态,构建我国企业金融工具风险监控体系、会计信息资讯评鉴体系,以利于未来年度顺利导入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这个问题已备受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 一、完善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形成会计视角风险监控体系的整合 笔者认为,企业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会计视角的风险监控框架包含四个方面: (一)建立企业总体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风险管理战略 企业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的风险管理总体战略必须首先同会计控制技术的风险量化、风险预测、风险的披露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风险管理体系的会计视角整合。会计视角的风险管理首先必须识别不同品种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类型、量化某一时点的在险头寸以及风险调整后的损益。 1.将企业的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及会计视角的确认、计量、列报和风险披露、损益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 应在企业开展业务之前而不是之后导入风险管理的分析和意见,并且在业务执行中和风险头寸续存期间经常复核业务目标、业务所承担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措施的执行。 2.明确企业的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揭示了企业在各项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中所愿意承受的风险类型和大小,会计视角的和可量化的风险偏好需要明确如下问题:什么风险企业可以承受;什么风险不能承受;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值是多少;现有金融衍生工具品种所承担的风险水平是否满意;现有在险头寸的风险水平是否与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利润预期以及资本水平相适应;可以在何处降低风险;是否有商业机会因为过分苛刻的风险措施而没有从事,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还可以拓展哪些金融衍生工具的新业务;从事一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业务时投入多少初始投资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