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连续运输机械7 课时我们可以按功能-结构特征把全部现有的和可能的连续运行式运输设备和往返运行式运输设备进行一般系统化,进而将其分为以下四组主要元件:承载元件——承载并同货载一起移动的承载机构或容器;牵引机构——克服物料运输阻力用的动力元件;导向机构——承载元件和牵引机构的导向元件,物料沿导向机构或相对于导向机构运输;传动装置——保证被运输物料移动用的传动元件。用一定的方式把这些元件进行组合,就能够编制任何一种实际运输机械设备的结构型式。同时,能够编制包括在动力上有直接联系的全部元件(传动装置除外)的运输机械的基本结构式。对传动机构与结构式主要元件的组合法分析,证实了存在着两种类似的组合方法:配合法和结合法。配合法具有往返运行式运输设备的特征,结合法具有连续运行式运输机械设备的特征。例如,传动机构与随物料一起移动的承载机构相配合,一般就产生机车运输一类的机械设备。承载机构和传动机构结合时,即承载机构或容器与一台 (数台)传动装置作相对移动时。就产生了连续运输机械设备。上述四组元件中,承载元件和牵引机构是共性较多的元件。第一节 连续运输机械的基本运算1、运输能力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是运输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运送的货载量。按运行方式不同,其基本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连续运行式的运输设备 连续运行式的输送设备在均匀、连续装载时,其运输能力为: Q=3.6qv (1-1)式中:Q 为运输能力,t/h; q 为单位长度上所装物料的质量,kg/m; υ 为物料的运行速度,m/s。由 q=Aγ (1-2)得 Q=3.6 Aγv (1-3) 式中:A 为物料运行的断面积;γ 为物料的松散密度 式(1—3)即为连续运行式运输设备运输能力的基本计算公式。 从式中可以看出,运输能力的大小与输送距离无关,它主要取决于运送货载的运行速度 υ 和单位长度上的货载质量 q。 (一)货载均匀分布在载运输设备上 货载均匀分布在运输设备上的输送设备有:带式输送机、板式输送机、链板输送机、刮板运输机、气力及水力设备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物料均匀分布在运输设备上,理论上都 可以确定运输物料的理论截面积,但是,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物料并不可能完全达到理论截面积,因此计算中应考虑其装满程度,一般以装满系数 φ 来表示。 ϕ=A/ A0 (1-4) 式中: A0 为运输设备的理论截面积,m2 ;A 为运输设备的实际物料截面积,m2;φ 为装满系数。因此 q=A0ϕγ (1-5) 从而可得运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