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拱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杨 宏 俊(中国云南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 要】本文主要对云南安宁至楚雄高速公路第 10 合同段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防排水进行综合阐述,并根据具体工程实践提出一些技术性体会和建议。【关键词】连拱隧道 防排水 系统 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云南安宁至楚雄高速公路是上海至瑞丽国道主干线 GZ65 云南境内的一段,是云南省连接滇西交通运输的大动脉,辐射昆明、楚雄、大理、保山、怒江、德宏、丽江、临沧、迪庆等 9 个地、州,38 个县、市。也是我国通往缅甸的重要通道。云南安宁至楚雄高速公路第 10 合同段,起点 K104+000 位于升坡路段,于 K104+500 达平地垭口,设长 200 米的连拱隧道穿平地垭口,止于 K114+716.19,路线全长 10.716km。本项目主要技术标准为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100 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26.0米,行车道宽 4×3.75 米,桥涵与路基同宽;桥涵及构造物设计荷载汽车-超 20 级、挂车-120;设计交通量:2024 年远景年平均交通量 49000 辆/日(小客车)。抗震设防烈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合同段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2、地质构造本工程地处云南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内侧马蹄形盾地北部,南岭东西构造、川滇南北构造与云南山字型构造交接地带,历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而复杂化,并控制了测区构造(包括新构造)的发生和发展。西部属山字型构造西翼部份,盖层构造形态及构造线方向受山字型构造控制,盖层由厚逾数万米的中生界红层组成,构造线呈北西向,为紧密褶皱各压扭、长扭性断裂组;中部为川滇经向构造体系,主要有绿汁江断裂带、禄丰断烈及罗次—易门断烈带,发育着近南北的褶皱断烈以及派生“入”字型断烈。东部发育近东西向的逆掩断层。测区构造运动主要为燕山运动,造成全区褶皱隆起,喜山运动及新构造运动时期,间歇式升降活动较为频繁。本隧道工程地质围岩为Ⅱ类,节理裂隙发育,风化破碎,且隧道埋深浅,地下水位丰富,防排水施工尤为重要。3、气象及水文路线经过区段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四季如春”之称,年平均气温 14.8~17.1℃,最热时为 7 月,极端最高气温 33.0~34.2℃,最冷时为 1 月,极端最低气温-4.8~-7.0℃。受地形的影响,具有立体气候的特征,昼夜和垂直气温变化较显著。多年平均降水量 829.4~908.1 毫米,最大 1154~1533 毫米。雨季多集中在 6~10 月,占全年降水量 80%以上,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