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推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标改革中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明确的界定和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旧的填鸭式教学,并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体来进行教学活动。对于初中化学课程这样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言,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试验过程的行之有效。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进行理论和概念的学习时,教师仅为其提供相应的实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思考、讨论并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是否适用于初中化学了?本文就从探究式教学和化学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来对初中化学推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可行性分析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052-011探究式教学的含义及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模拟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一种科学家的角度来进行思考、操作和获得成果,这一成果实际上就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或者是概念。于此同时,学生还会在这一探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的研究态度和严谨的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更倾向于激励者和指导者,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接近于大学中的导师制,利用多种介质和媒体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促进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寻找想要的信息。这就相当于将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寻求知识,就教育目的而言,这是一种良性的转变。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初中的教学中,重点在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基本的化学专业概念;二是认识的操作简单的化学试验;三是能够用化学的眼光来评价一些生活中的现象。2初中化学推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上文中简单分析了初中化学的教学要求,并对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和方法进行逐一的描述和解说,在此基础上,我们就不禁要问,这样一种先进、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化学这样一门学科中表现出其良好的适应性和并发挥作用吗?下文中我们就将从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详细分析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可行性。2.1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上文中提及,探究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往的化学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之所以会一定程度上感到厌倦和困难,就是因为教师在填鸭式的教学中只注重对于考试题型的分析和对于考点的强调,既忽视了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也忽视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这两项的脱离直接让学生无法理解自己与化学有任何关系,而只是简单的认为化学是一门困难的学科,有难理解的试验现象和难解的题目,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影响,这样一种影响的形成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就是极大的灾难,不仅在一时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在长久上影响学生的长期发展。而探究性教学正好能够解决这种状况,这是由探究性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具体来说,在化学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学生没有直接给出的结论,只有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有可以操作的试验仪器,作为初中学生这样一个年龄段,好奇心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就会自己去动手进行试验,这样一个试验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状况出现,但正是这些状况的出现,使得学生记忆深刻,也使得学生能够对书本上的现象解释和结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当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时,实际上,化学教学就已经成功了,因此认为,探究性教学在化学教学中是可行的。2.2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课外辅导中的可行性探究性教学另外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有利于教学的拓展,这个拓展既包括时间上的也包括空间上的更包括思想上的。比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后,就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课堂外、回家后或者是其他任何时候来进行对二氧化碳性质和特点的研究,不需要刻意、不需要很复杂的方法就可以实现,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喝碳酸饮料的时候就想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什么,比如无色、无味、在水中溶解性不大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在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中看出来的;再比如还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看看二氧化碳的“大型作用”,如作为灭火材料或者是制造舞台雾气等。这些现象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本身就可以经常看见的,加以思考就能够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