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2011—2015 年)是乡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加速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落实“314”总体部署、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巴山之门、生态之都”的关键时期,因此,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乡认清自身,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未来,意义重大。 《纲要》提出了乡未来五年发展的总 体思路:做好三个“加法”。即“3+2”、“上+下”、“红+绿”。“3+2”:即前三年服务好城万快速通道,后两年利用好城万快速通道。“上+下”:即既做好山上的“文章”,又做好山下的“文章”。在山上,建好产业基地;在山下,围绕产业基地,做好产品深加工,搞活贸易和流通,拉长产业链条。“红+绿”:即红色产业与绿色产业相结合。围绕总体思路,《纲要》提出了乡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纲要》提出农业稳乡、工业强乡、商贸活乡、生态立乡,使双河成为县西部形象展示区。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 县乡是城口的“西大门”,距县城 55 公里。全乡幅员面积178.8 平方公里,辖 9 个行政建制村,70 个村民小组,2942 户、10869 人。该乡东邻九重山国家级公园,西接八台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南与 XX 县区旧院乡毗邻,北与 XX 县区曹家乡相连。乡内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城万红军指挥部遗址)和绿色资源(山青水秀、森林茂密、风光宜人),还有宝贵的黑色资源(煤炭)。 (二)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乡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关注民生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通过五年奋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第 1 页 共 3 页就。到底,全乡生产总值达到万元(预计,下同),财政收入实现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粮食产量吨,油料产量吨,生猪出栏头,猪牛羊肉总产量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二、发展机遇与面临挑战 (一)形势与机遇 从全国看,一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二是在中央的“十二五”规划里明确提出了“富民”的思路和任务,这应该是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