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建筑安全问题的思考 城市规划与建筑安全问题的思考 对于城市灾害的分类,建设部早在年就将“地震、火灾、风灾、洪水、地质破坏”列为城市主要灾害源;年美国“·”事件后,全球安全格局有了新变化,研究城市灾情,再不能仅从自然灾害、一般人祸上着眼,而必须包括恐怖事件在内的诸项新灾害源。历史的看:新中国成立前的北京,其主要灾类可归纳为“旱、涝、蝗、震、疫”,世纪年代以来减灾科技专家又将它拓展为“气候、污染、交通、火灾、地震、生物”几大类。显而易见,我们在认知北京灾情时,已将生物灾害、环境公害视为致灾源。 那么,如何重新认识城市规划设计潜伏的致灾隐患呢。建筑物的安全,应该说一直是规划设计界所关注的。无论是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一直实践着按国家规范及设计标准完成项目设计,可以这么说,常规条件下项目设计是安全的。然而,对于人们尚不知晓的灾害,过去的规范在客观上就存在欠缺。进一步讲,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大城市已愈发脆弱。过去安全的系统可能会失稳,过去完善的设施可能会成为摆设或不安全的。 笔者以为,从城市防灾规划设计视角上看,城市建筑的安康设计是必须坚持的第一原则。 国内外与建筑有关的灾害事件无休无止,而建筑的卫生设计,在城市管理的层面长期被忽视,并始终未将防疫设计与住宅的安全设计统一起来。应该令人们猛醒,“吃一堑,长一智”,重要的是促使住宅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心中有数”。虽然,不应该仅仅从一个香港淘大花园,就全盘否定住宅设计的质量与水平;但冷静思考会发现,建筑在许多方面被非典上了一课,我们并未在总体上真正建立起城市减灾与城市安全的意识。为此未来安康住区设计要求建筑师要有新观念;所以说,要提高建筑规划设计者的安康意识,建筑防灾学与建筑卫生学是必补之课。 建筑卫生学是从医学和卫生学的观点出发,将有关医学、第 1 页 共 5 页卫生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建筑设计的各个阶段,从而使最终完成的建筑环境能达到符合相应的医学、卫生学要求,以保障人们有健康卫生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避免造成“病态建筑”或引起人们患“建筑病”。公共建筑的卫生学问题,以防止细菌、病毒流行、交叉感染为重。住宅是人一生时间停留的场所,如何保证空气清新、日照充足、微小气候适宜。内外环境安静、整洁,生活舒适方便,也有相应的建筑卫生学要求。“以人为本”,建造“健康”“绿色”的人居建筑物成为当今国际科技界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