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 版)自适应时域均衡器的设计 自适应时域均衡器的设计 1 绪论 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常常需要面对码间干扰,即符号间干扰(ISI)。指的是在通信过程中,系统传输的一序列码元间相互间产生的干扰,ISI 的存在使系统误码率上升,严重情况下甚至使系统无法继续正常工作,为了克服码间干扰,首先就要分析码间干扰产生的原因,再提出解决方法。 1.1 符号间干扰成因 符号间干扰[1]本质上是时散效应,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频带受限:由于实际信道的频带总是有限,并且偏离理想特性,所以使通过的信号在频域上产生线性失真,部分频谱分量被抑制,从而在时域上扩展了。相邻码元波形原本没有重叠,但由于时域扩展产生的“拖尾”,导致前面码元波形延伸到后面码元波形中。 多径效应:同一码元波形通过不同路径传播,不同多径分量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不同,如果第一多径分量与最后多径分量到达时间差超过码元宽度,前面码元的一部分多径分量就会叠加在后面码元中,产生ISI。 1。2 均衡器的引入 理论和实践证明,在接收系统中插入一种滤波器,可以校正和补偿系统特性,减少码间干扰的影响。这种起补偿作用的滤波器称为均衡器。 从校正的处理域分类可以把均衡分为两类: 频域均衡:即在频域进行校正,它是通过调整均衡器使信道和均衡器总的频谱特性符合理想低通特性或等效低通特性,从而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 时域均衡:即在时域进行校正,它是以奈氏第一准则为依据,通过调整滤波器抽头系数,在时域波形上把畸变了的信号校正为在取样点上无码间干扰的波形。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时域均衡已成为当今高速数字通信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调整滤波器抽头系数的方法有手动调整和自动调整.如果接收端知道信道特性,例如信道冲击响应或频域响应,一般采用比较简单的手动调整方式。(完整word 版)自适应时域均衡器的设计 1。3 自适应均衡器的提出 由于无线通信信道具有随机性和时变性,即信道特性事先是未知的,信道响应是时变的,这就要求均衡器必须能够实时地跟踪通信信道的时变特性,可以根据信道响应自动调整抽头系数,我们称这种可以自动调整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均衡器为自适应均衡器。 2 均衡器简介 2。1 均衡器原理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均衡器常被放在无线接收机的基带或中频部分实现。因为基带包络的复数表达式可以描述带通信号波形,所以信道响应、解调信号和自适应均衡器的算法通常都可以在基带部分被仿真和实现.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