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得就是不懂,这就是最高的智慧。 孔子 ( 公元前 551 年~公元前 479 年 ) ,名丘 , 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 (zōu) 邑 ( 今山东曲阜市东南 )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14 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他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印象,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走近孔子 孔子受到后人广泛的尊敬。人们修建孔庙纪念他。每到孔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祭孔活动。 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国家和地区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被当代评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 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 多年来思想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佩服 学问 敬重 品行 •拜见 迎候 等候 纳闷 •渊博 相距 曲阜 拜访•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日夜兼程 朗读全文,回答问题:1.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细读课文,解难释疑1. 孔子是怎样的人? 课文中:年轻、远近闻名的老师、谦虚好学、尊敬老人、热爱学习。 资料袋: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2. 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结合课文说一说。) 研读感悟孔子老子1 、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请你用 “ —— ” 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 句子,并在文中写一写你的感受。2 、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