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2018 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选题细目表考查知识点基础中档稍难“百家争鸣”1、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465宋明理学7、9118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012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7·佛山质检)史书记载:“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这说明( )A.秦“焚书坑儒”不足信B.选官及婚姻取决于门第C.儒学成意识形态的主流D.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解析:从材料“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说明了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故 D 项正确。答案:D2.(2016·安徽联考)《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A.以民为本 B.关注民生C.人性向善 D.关注现实解析:材料强调一个人如果对如何与人相处都不清楚、对现实生活无法正确对待,就无法处理与虚幻的鬼神以及死亡的关系,概括地说就是要求人们首先要注重现实,故 A、B两项错误,D 项正确;人性向善的伦理观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 C 项错误。答案:D3.(2017·沧州联考)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C.“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解析:据材料“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可知,“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C4.(2016·长沙联考)《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解析:由题意可知董仲舒的理念是让富者富而不骄,让穷者能够生存,这样上下就能够相安,国家也就容易治理,因此 A 项符合题意;材料只说让富者贵而不骄,让贫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绿洲书城+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