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案:《盛唐气象》唐朝是历史的一部分,与前后的发展分不开,以一种对比的眼光审美唐朝,尤其是盛唐艺术,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盛大的背景和成就。所以本课以人文历史发展为主轴,穿插艺术发展。以下对《盛唐气象》的教案整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 知道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的表现,社会风气的开放情况,诗歌兴盛,掌握李白、杜甫等诗人及风格。② 归纳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探究盛世出现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引导归纳,全面掌握盛唐时期在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具体表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唐朝全盛期在世界的地位,认识到唐朝开放的一个亮点是注重对外交往。【教学重点】经济繁荣的表现和诗歌兴盛。【教学难点】唐朝盛世出现的原因。【教学过程】―、复习二、导入新课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贏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三、讲授新课(一)经济的繁荣1.总述唐初的经济发展。2•讲农业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1)讲农业工具的改进时,可做如下安排:① 制作“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如果能制作模型教具让学生进行演示,则直观效果会更好。② 讲述筒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制作实物模型教具,或利用电脑制作有动画效果的筒车模型,以便更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2)学习纺织业、陶瓷业的发展时,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情趣。并鼓励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3)讲长安城时,一定要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对长安城的布局有一定了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再加工一下插图,如可以利用电脑制成可变化的长安城平面图)。(二)民族交往与交融学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内容:①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② 7 世纪吐蕃的杰出的政治家松赞干布做了赞普他统一了青藏髙原;③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