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 一、判断句 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 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 (1)“……者……也" 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夫将者.,国之辅也.。(……者……也) 此谋攻之法也..(……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者也) 粟者.,民之所种。(……者……) 刘备天下果雄(……) (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3)副词系列。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又构成另一个系列: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且相如素.贱人。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亦.妄人也已矣。 2.因果判断句 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因果判断”表达的意思是“……是因为……”,或“……的原因是……”例如: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橘柚生于江南,而民(各地的人)皆甘之于口,味同也.(是因为人们对味道的感觉相同)。 从表现的形式看,可分三种类型:“一般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和“特殊判断句”。 1.一般判断句 指有判断标志的判断句,以上例子都是有判断标志的句子,不另举例。 2.简略判断句 简略判断句包括两类,一类是无任何上述标志的判断句,一类是省略主语的判断句.例如: 荀卿,赵人。 夫鲁,齐、晋之唇.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 3.特殊判断句 这种句子具有判断句的形式,但主语和谓语间不是判断关系,不是同一类别或同一事物。一般可分为三类。 (1)谓语表示相似或比喻。译时可加判断词“是” ,也可以加比喻词“象” 。如: 视其行步,窃铁也;颜色,窃铁也。 故凡不学而无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潜水)者也. (2)谓语解释原因。如上述“因果判断句” ,不另举例. (3)主语部分或谓语部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