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主备人:王甲新教学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自主体验1、作者简介:诸葛亮(181 ─234) ,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号卧龙,谥号“忠武” 。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 (207) ,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去世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 shàn,后卒于军中。2、解题:表是一种文体,古代奏议的一种,是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表”,臣写给君主的奏章。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诸葛亮写了两篇《出师表》,即《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我们学的是《前出师表》。《出师表》选自《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3、时代背景: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 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他当时感到刘禅shàn 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目的是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严明赏罚,尽心国事,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4、储蓄屋成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求闻达七擒七纵歇后语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镇定自若)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葛亮舌战群儒——全凭一张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事后诸葛亮即生瑜,何生亮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悟对古今情。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对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 ) 三、合作展示翻译课文四、探究点拨(一)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