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155—220 ),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 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诗人。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史上“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请自由朗读课文,解决下列几个问题:1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小组内讨论解决。2 、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3 、能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曹操登临碣石看到的景观吗?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它的特点。 课文补充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若,如同。 星汉,银河。 志,理想。 浩瀚壮阔生机勃勃吞吐日月包孕群星 问题研究1 、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襟? 《观沧海》写作背景:公元 207 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他越马扬鞭,登上秦皇、汉武登过的碣石,面对洪波涌起,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诗篇。 观沧海观沧海 曹操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实 写虚写(想象)总写分写附文